皕晟百科
ENCYCLOPEDIAS
|
【技术审评报告】球囊型冷冻消融导管(CQZ2200781)受理号:CQZ2200781
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技术审评报告
产品中文名称: 球囊型冷冻消融导管 产品管理类别:第三类 申 请 人 名 称:康沣生物科技(上海)股份有限公司
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
目 录
基本信息 3 一、申请人名称 3 二、申请人住所 3 三、生产地址 3 技术审评概述 4 一、产品概述 4 二、临床前研究概述 5 三、临床评价概述 6 四、产品受益风险判定 9 综合评价意见 11
一、申请人名称 康沣生物科技(上海)股份有限公司 二、申请人住所 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新公路3399弄15号 三、生产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新公路3399弄15号
一、产品概述 ( 一)产品结构及组成 本产品由设备连接部件、操作控制部件和血液接触部 件组成。其中,设备连接部件由公接头、柔性连接管、快 插接头、 回气连接管组成,操作控制部件由三通止血阀、 鲁尔接头、调弯手柄组成,血液接触部件由内球囊、外球 囊、 内管、 回气管、进气管、调弯鞘、显影环、末端组成。 ( 二)产品适用范围 本产品在医疗机构中使用,与本公司生产的冷冻消融 设备配套使用,用于药物难治性、复发性、症状性阵发性 房颤的治疗。 (三)型号/规格 AFBC230A 、AFBC260A 、AFBC280A ( 四)工作原理 本产品与冷冻消融设备配合使用,将氮气经热交换器 冷却后输送至球囊内腔,使与组织接触的球囊产生低温。 复温时,将常温氮气输送至球囊,球囊升温解冻,使球囊 表面与组织脱离。 治疗过程中,设备通过导管反馈的温度,动态调控冷 冻介质的压力和流量,将球囊表面温度维持在规定范围内。
同时,设备真空泵持续抽取导管外层管路内的空气,使产 品外层管路达到高真空的隔热状态,确保非消融区域的安 全。 二、临床前研究概述 ( 一)产品性能研究 该产品性能指标包括外观、尺寸、物理性能、工作性 能、化学性能、 电气安全和电磁兼容性等。 申请人针对上述性能指标提交了产品性能研究资料, 提交了产品技术要求与产品检测报告,检测结果与产品技 术要求相符。 ( 二)生物相容性研究 申请人依据 GB/T 16886.1-2011《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 1 部分: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》进行了生物相 容性评价。 (三)灭菌 该产品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,采用环氧乙烷灭菌, 申请人提交了灭菌确认资料和灭菌残留研究资料,符合要 求。 ( 四)产品有效期和包装 该产品为一次性使用,其货架有效期为2年, 申请人 按照《有源医疗器械使用期限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》提 交了产品有效期研究资料,符合要求。
申请人提交了产品的包装研究资料,符合要求。 申请人采用14只拉布拉多犬开展动物试验研究(1例作 为基线对照,8例试验组,5例对照组), 选取已上市的冷 冻消融产品作为对比产品,对肺静脉隔离(术中电位脱 落)、 即刻效果、解剖组织、安全性指标进行评价,设置 了随访观察(1个月和3个月), 确认了产品在动物试验中 的安全有效性。 (六)其他 该产品符合以下标准要求: GB 9706.1-2007《医用电气设备 第 1 部分:安全通用要 求》 YY 0505-2012《医用电气设备 第 1-2 部分:安全通用要 求并列标准: 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》 YY 0285.1-2017《血管内导管 一次性使用无菌导管 第1 部分:通用要求》 三、临床评价概述 申请人采用临床试验进行临床评价。 临床试验为前瞻 性、多中心、单组目标值设计,临床试验目的为验证心脏 冷冻消融系统(冷冻消融设备、房颤冷冻消融导管) 以及 配套的心内标测导管、可调弯导引导管临床使用的安全有 效性。
临床试验在10家临床试验机构(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 院、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 医院、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、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、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、安徽省立医院、武汉大学中南医院、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、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) 开展,计划入组176名受试者,实际入组176例,FAS集172 例,PPS集171例,SS集176例。 主要评价指标为(1)术后12个月内的治疗成功率,定 义为术后3个月空白期到术后12个月随访中,不使用抗心律 失常药物,且没有出现持续时间≥30s的房颤或房扑或房速时 间的受试者比例;(2)手术即刻成功率,定义为手术结束 时(包括30分钟的观察时间)各支静脉均成功达到电隔离 的受试者比例。次要评价指标为(1)早期复发率,指术后 3个月空白期内房颤/房扑/房速时间发生率;(2)晚期复发 率,指术后3个月至12个月内房颤/房扑/房速时间发生率; (3)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无需服用AADs或服用小剂量或服 用消融前服用效果不佳的AADs可维持窦律的受试者比例; (4)手术操作时间;(5)手术消融时间;(6)冷冻消融 次数/肺静脉;(7)系统评价(冷冻消融设备、房颤冷冻消 融导管、心内标测导管、可调弯导引导管操作性能)。 安 全性指标为全因死亡率、不良事件、严重不良事件。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主要评价指标术后12个月内的治疗
成 功 率FAS集 为82.56%,95%置 信 区 间 为 (76.89%, 88.23%), 95%置信 区 间 下 限 大 于 目标值73%;PPS集为 83.04%,95%置信区间为(77.42%,88.67%), 95%置信区 间下限大于目标值73%。手术即刻成功率FAS集为97.67%, 95%置信区间为(94.15%,99.36%), 95%置信区间下限大 于目标值90%;PPS集为97.66%,95%置信区间为(94.12%, 99.36%), 95%置信区间下限大于目标值90%。 次要评价指标: (1)早期复发率FAS集为14.53%,PPS集为14.62%。 (2)晚期复发率FAS集为13.61%,PPS集为13.61%。 (3)术后6个月无需服用AADs或服用小剂量或服用消 融前服用效果不佳的AADs可维持窦律的受试者比例FAS集 为91.28%,PPS集为91.23%,12个月无需服用AADs或服用 小剂量或服用消融前服用效果不佳的AADs可维持窦律的受 试者比例FAS集为94.88%,PPS集为85.38%。 (4) 每 例 受 试 者 平 均 手 术 操 作 时 间FAS集 为 120.37±31.08分钟,PPS集为120.49±31.13分钟。 (5)每根肺静脉平均消融时间FAS集为4.16±1.83分钟, PPS集为4.17±1.83分钟。 (6)每例受试者平均的冷冻次数FAS集为6.35±1.81次, PPS集为6.36±1.81次; 每个肺静脉平均消融次数FAS集为 1.62±0.73次,PPS集为1.63±0.73次。
(7)系统评价:冷冻消融设备的设备启动性能、设备 运行性能、界面人性化和使用方便性评价优良率为99.42%、 99.42% 、98.84% 、98.84%;房颤冷冻消融导管的操作性能、 冷冻性能和通过性能评价优良率均为99.42%;可调弯导引 导管的操作性能和通过性能评价优良率均为99.42%;心内 标测导管的操作性能和记录电信号性能评价优良率为88.95% 和98.84%。 安全性评价指标: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0.80%,与器械 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.27%,与手术相关的不良事件发 生率为25.00%。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.05%。全因死亡 率为0.57%。 申请人提供了申报产品临床试验结果与已上市美敦力 冷冻消融球囊临床文献数据的对比分析,二者临床安全性 和有效性结果类似。 综上, 申请人提供的临床评价资料符合目前临床审评 要求。 四、产品受益风险判定 该产品主要受益为:本产品在医疗机构中使用,与本 公司生产的冷冻消融设备配套使用,用于药物难治性、复 发性、症状性阵发性房颤的治疗。 该产品的临床主要风险包括: ( 一)产品具有球囊冷冻消融治疗房颤相关的不良事
件、并发症风险,如心律失常、膈神经损伤、食管损伤、 肺静脉狭窄、心脏压塞等,通过设计、 防护措施、信息提 示等方法进行风险控制,并在说明书中予以提示。 ( 二)用户操作不规范导致的风险,通过用户培训进 行风险控制。 综上,可认为该产品受益大于风险。
申请人申请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,该产品属于创新医疗 器械(创新审查受理号:CQTS1900097), 注册申报资料齐全, 符合要求。 依据《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》(国务院令 739 号)、《医 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》(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47 号)等相关医疗器械法规及配套规章,经系统评价产品安全性和 有效性后,基于当前认知水平,认为该产品临床使用受益大于风 险,注册申报资料符合现行技术审评要求,建议予以注册。
2023 年 11 月 28 日 |